返回

重返96创建盛世商业王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章 第一桶金即将到手

列车上,父子三人倒头就睡,并不担心有任何事情发生。

96年滨城到京都的列车治安还是很好的,抢劫的事儿绝对是没有,小偷小摸的还是有的。

朱子明让大哥睡在最外面,大哥身手敏捷,习武多年,有陌生人靠近它,就会自然地警觉起来。

一夜无话,滨城到京都也就600里,96年没有高铁,只有绿皮车,父子三人,经过了一夜,又加十个小时的时间。总算到了目的地

朱子明此行的目的地是京都的大兴庞各庄,朱家的祖先祠堂就在这里年的时候,朱家祖先祠堂被列为保护单位政府规划,在对朱家祖先祠堂周边修缮的时候,挖到了一个小宝藏

朱子明清楚的知道当时有报道大黄鱼20多根,小黄鱼十多根,大洋在2000枚到5000枚之间。这批宝藏很有浓浓的民国风格,大概跟那个战乱的年代有关系吧。

当时出现宝贝后的朱家人还跟政府打起了官司,为的就是争论这笔财富的所有权

朱家祖先祠堂占地不大,那么藏宝的地方也不会很大。七分天注定,三分靠运气。

重生这样的,亿万分之一的运气都砸到了朱子明的身上,挖出一个小的宝藏,应该是没问题。

就算这次失败了,自己有着领先世界20多年的经验,随便搞点什么投资。一生富足是一点问题都没有,成为世界首富嘛?多多少少还是要看点运气的。

先挖庞各庄的朱家祠堂,至于海昏侯的墓地。

朱子明表示要看心情,如果在这个平行时空混的很好,就放过海海昏侯墓地,要是真的上天不给力,那对不起啦!到时候把几顿黄金全部拿走,有参考价值的,有文字的器皿再留给华夏。反正考古的会说我们最在乎的是文献,并不贪图墓地里头那几块金银。

这个时候还没有电子地图,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,现在的人可能想象不到,当时的人,方向感是有多么的强,才会在2000万人口的京都不迷路

还好朱家永历皇帝朱由榔这一脉的祖传祠堂没有在13陵,而在庞各庄。关键13陵的规模太大了。

因为这个时代的条件,交通等因素,朱家人不会一年来一次,朱家的族人内部商议,每三年都会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家族祭祖活动

朱有贵每三年都会来这里纪念先祖,朱有贵对庞各庄朱家祠堂的周边还是比较清楚的。

没有洛阳铲,没有鹤嘴锹。

朱氏父子只能勉强在周围村子找了几把标枪,先凑合着用吧!

又买了镐头,铁锹。

朱子明没见过宝藏,只听说过。但是他有自己精明的分析,藏宝的地方一定在朱氏祠堂附近,而且埋的地方不会很深。

好在庞各庄最近的天气还算是比较湿润的,土壤也比较松软。

父子三人在附近找了一家小的农舍,白天的时候卯足精神睡觉,傍晚时候,三人简单的吃了些东西

在不引起其他人任何怀疑的情况下晚上八点准时开始行动。

朱子明手持手电筒,在简单的勘探了周围地平之后,心里有一个简单的评估。祠堂不大,面积确实不小

祠堂的周边面积大概有300平方米左右

朱子明简单地将这些地方分成了十个区域。

父子三人协同作战,朱子明指导朱有贵每一米左右的地方,狠狠地往地下插一根标枪。

遇到了硬物,就让大哥持铁锹,把它挖开。

父子三人井然有序,按照朱子明的设计构想,开始了土工作业。

当天晚上挖了三块儿区域,每当标枪向下探遇到硬物的时候,三个人都很兴奋,可是几铁锨挖下去后,发现的都是大石头

“老二啊!你确定太祖说的宝贝就在这儿吗?”朱有贵多少还是有些怀疑?

“您老就别说话了,挖吧,天亮之前还要把这些坑完完整整的埋好恢复原样”

三人直干到鸡鸣报晓,天蒙蒙亮,第一天看来是没有任何收获了。

朱子豪,毕竟身体力壮干了一夜的活,也没有觉得乏力。所有的土坑都已经埋好了

朱子明让父亲大哥赶紧回到农舍去补觉,自己还要留在这儿,再观察观察,白天的视线要比晚上好得多。

朱子明看到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,用了大概30分钟登上了那个小山坡。

这个时候天已经亮了,早上忙忙碌碌的,农民,行人已经出了家,开始各自的忙碌着。

“子曰登泰山,而小天下。”站在山坡上,朱子明大喊了一声。

喊完之后,顿时感觉心情好多了。

“一天之际在于晨,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生之计在于少年。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富则国富”朱子明一边站在山坡上,大声的喊叫着,宣泄着心中的情绪。

一边仔细的观察着祠堂的四周,寻找目标线索。

仅仅用了一袋烟的功夫,朱子明已经找到了。

“哈哈哈,从此刻起天下财富将尽入我袋中”

因为他发现了问荆草,这是一种蕨类植物,这种植物最大的特点,就是下面有可能埋藏着巨大的金矿,

土壤中含有黄金的比例高达一定的时候,这种蕨类植物就会生长的越茂盛。

中国最早的挖金矿者,还有美国最早的淘金者,都会根据这些植物的特性去寻找金矿。

朱子明感叹,幸好自己回来的时候已经30多奔40的人了。知识储备足够的丰富。

否则就是捧着一个金饭碗要饭吃,守着金矿自不知。

如果您觉得《重返96创建盛世商业王朝》小说很精彩的话,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您的好友,谢谢支持!

( 本书网址:https://sc.ygxs.org/x/47229.html )